目前分類:文學研究叢刊 (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現代詩中的老莊身影與道家美學實踐  「台灣現代詩中的老莊身影與道家美學實踐」是一個不斷發展而永遠無法「完成」的研究,因為永遠有新的台灣現代詩作產生,也就永遠有新的研究內容等待填補;而同時,本書以一九四九年到二○○九年共六十年為時間斷限,觀察此一時間斷限中台灣現代詩對老子、莊子的接受與轉化情形,也就冒著切斷此一「發展」過程的風險。六十年的時光長到令人衰老,已足以累積相當數量的具體詩例;但六十年的時光也短到不足大椿一夢,對文學發展而言,算是一段相對短暫的時間,許多後來的重大發展,也許仍在隱隱醞釀,尚未發芽抽枝,或已抽枝發芽,但尚未蔚為大觀,甚至已具相對完整脈絡的地方,也都還有尚待填補、發展的空間。所以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索,止於二○○九年是有限時空下的有限選擇,止於至善才是最終的追尋。

文學研究叢刊20 書名:台灣現代詩中的老莊身影與道家美學實踐 作者:丁旭輝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詩的風景與路徑  這本書延續了《左岸詩話》、《淺出深入話新詩》的評論風格,但內容更為周延而深入。我將它取名為《現代詩的風景與路徑》,用意在於與現代詩的同好們分享現代詩的精采風景,並同時提供欣賞風景的最佳路徑,亦即解讀現代詩的最好方法。書中的十一篇文章,共評論了十二位詩人的作品,按照他們出生年月的先後,依序是水蔭萍、紀弦、陳千武、洛夫、向明、余光中、張默、辛鬱、岩上、吳晟、蕭蕭、北島。這些評論或遍及詩人的全部詩作,或涉及全部詩作中一個或兩個較重大的主題、風格,或者是前後期詩作的比較,牽涉的詩作數量都較為龐大,因此篇幅也就相對的加長。(丁旭輝

文學研究叢刊16 書名:現代詩的風景與路徑 作者:丁旭輝 出版年:2009.07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島上詩鼓手-陳千武文學評傳  作者於1982年7月12日在《台灣時報》副刊,以〈《獵女犯》的太平洋戰爭經驗〉為題,探討小說中的種族認同、弱小民族的對抗與無力感、被壓迫者的相濡以沫;如今更清楚的發現:陳千武的戰爭描寫,是一種自我救贖,不管是小說或詩作,不但個人生命情調的書寫,同樣是個人歷史的重建,這種重建係一種被扭曲的心靈再現。在一九八八年當他榮獲「鹽分地帶台灣新文學貢獻獎」時,即以「詩是一種抵抗」為題於《自立早報》副刊,來談陳千武詩中的創新、批判與反諷,綜上而論,陳千武不但是一個傑出的詩人,也是一位多種面向的作家,具現處於變動的歷史之河的水中之影、鏡中之像。

文學研究叢刊16 書名:島上詩鼓手-陳千武文學評傳  作者:羊子喬 出版年:2009.05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鍾肇政文學評傳  初識鍾老不久,他就鼓勵我寫「鍾肇政文學評傳」。他的說法是,他已出版了近二十本著作,每本書五千字的書評,合起來就是十萬字的著作。……《鍾肇政全集》已經出版,全集有三十八冊,……每冊都厚達七百多頁,甚至有八百頁者,約四、五公分高,全集疊起來,總厚度超過鍾老的身高,是真正「著作等身」。全集總字數約二千萬字。僅從這樣的創作量,就足以令人裹足不前,……二○○五年,文學台灣基金會為推動「文學家傳記」撰寫計畫,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文學家生平作品資料調查研究計畫」補助。計畫的具體目地就是促成文學家傳記的撰寫。我把「鍾肇政文學評傳」納入其中……對於「鍾肇政文學」幾乎又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只好再「篤定要做」和「不可能」之間,找出一條路來,最後呈現出來的,就是這樣的折衷產品了。(彭瑞金

文學研究叢刊16 書名:鍾肇政文學評傳  作者:彭瑞金 出版年:2009.06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為成大台文系舉辦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之論文集,在成大台文系、所相繼設立後。許多重要的基礎工程需盡速進行,而其中則則以台灣文學史的書寫為首要之課題,而這又涉及史觀、分期、文類發展等重大議題,而這些議題又是學界爭議之焦點,而眾說紛紜,故若能將歧異解決、在各種跨學科之背景下進行檢討、凝聚共識或而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於是「台灣文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設計始成熟確立。而本研討會計有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新加坡與香港等國家,總共五十七位學者蒞會,而分別就台灣文學史書寫的相關議題面相提出極具啟發性的觀點。

文學研究叢刊14 書名: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二)二本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笠與七、八○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此次研討會由東海大學中文系與笠詩社合辦,以「笠與七、八○年代台灣詩壇關係」為主題,期待透過研討會能釐清笠詩社在七、八○年代台灣詩壇所扮演的角色、所處的位置以及集體的貢獻或缺失,讓笠能藉此獲至深切的自省並調整步伐,繼續向前挺進。這研討會能圓滿舉辦,且獲得多方熱烈迴響,應感謝合辦的東海大學中文系、發表論文及評論的學者專家們,以及獨力贊助大會費用的葉宣哲醫師,還有東海中文系全體師生的精心策畫,沒有她(他)們的鼎力協助是不可能成功的。這本論文集的出版,是留下一份小小的文化資產,期盼對詩讀者及研究者有所助益。(江自得

文學研究叢刊13 書名:「笠與七、八○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笠詩社、東海大學中文系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布袋戲-一個臺灣口頭文學研究  本書是從台灣底層文化的角度出發,討論布袋戲的表演言語,及其對台灣文學的意義。「聽」布袋戲,也就是聆聽主演發揮天馬行空想像力的口白,並逐字記錄為表演文本。如此不僅避免陷入簡略的抄本研究的泥沼,也使得這些活潑的口頭表演得以從缺乏書寫文本的威脅中解脫出來。口頭文學的研究觀點,對整個傳統戲曲,乃至母語文學、語言學,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大步。本書提供接近真實口白表演的文本,不但可培養讀者更豐富多元的文學造詣,並可提供文學史進一步思考如何吸收口頭表演活潑的生命力,發掘台灣民間文化與官方文化之間的對話主義,甚至進一步開創屬於台灣的複調小說的可能性。此外,書中所蒐集的口頭表演資料,也讓我們瞭解近五十年來關於台語的語音差異、語言轉換、語言混雜等語言現象。本書企圖奠定一個台灣文學的新位置,不僅讓讀者從書面感受到表演文本的優美,也能從書末附贈的光碟欣賞到口頭表演的精采。(陳龍廷

文學研究叢刊12 書名:聽布袋戲-一個臺灣口頭文學研究 作者:陳龍廷 出版年:2008.01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潮輓歌-楊華及其作品研究  研究台灣文學,目前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範疇與存在。台灣新詩史是一種台灣精神史的發展,也是一種台灣文化史的見證。我認為一個社會精神的改造,詩的覺醒,往往走在第一線的戰鬥,先有詩的解放,然後,才有政治解放的可能。楊華作做為一個詩人、一個小說家,是日治時期第一線的前衛詩人,也是一位社會精神改造的實踐者。(趙天儀

文學研究叢刊11 書名:黑潮輓歌-楊華及其作品研究 作者:楊順明 出版年:2007.09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文學史論集  《台灣文學史論集》共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台灣文學史論」,都是近年來,在各種學術討論會上發表的論文。絕大多數……論集的第二部分「台灣詩人畫像」,是我對台灣文學史較新的嘗試。這是在主持「台灣詩人選集計畫」時,為了更確切掌握計畫進度,加入實際編選行列的一部分成果。……第三部分「附錄」,是性質不同的三篇作品。〈鳳山文學發展史〉是參與《鳳山市志》編撰而撰寫的地方藝文志,……從二○○一年至二○○四年,我主編了四年的《台灣文學年鑑》,〈二○○四台灣文學概況評述〉是我為年鑑親自操刀的諸多篇章之一,附錄於此,以為紀念。……最後一篇,有關新頒高中國文課綱的評論,則是從當前的國民文學教育,觀察台灣文學發展的困境,仍然是台灣文學史觀察不可偏失的一環。(彭瑞金

文學研究叢刊10 書名:台灣文學史論集 作者:彭瑞金 出版年:2006.08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韌的精神-台灣文學研究論集  現在這本「台灣文學研究論集第二集」,是在前面的二書上,更進一步的成果。本書基本上還是以台灣現代詩,和戰前戰後的台灣文學的發展為研究主軸。共收入十三篇論文。分成四個部分,在主題分類上,我以為可以再做一點調整,必然更趨完美。比如說,第一部分可以「台灣現代詩人論」為標題,而將第二部分的「世代的傳承,風格的形成-笠詩社的少壯派詩人論」歸在第一部分較為合理。第二部分剩下三篇,由於直接或間接都與戰前台灣文學和日本現代文學有關,可以「台灣文學現代化和日本的比較研究」作為標題。第三和第四部分比較分散,歸在一起,可以「台灣文學散論」為標題,而將兩篇論台中市文學發展的論文合併在一起。而本書中收入的「戰前和戰後台灣國策文學的比較研究」與「論戰前台灣文學現代化的諸問題」,這兩篇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舉辦的「世華文學專題研究會」(一九九八)和「台灣文學與世華文學」研討論(二○○三)上發表的專題論文,不只寫作體例極其嚴謹,在內涵與論述觀點上也極富創見。(杜國清

文學研究叢刊9 書名:強韌的精神-台灣文學研究論集 作者:陳明台 出版年:2004.11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  本書由2001到2004年之間發表在幾個研討會上的論文結合而成。一般而言,結集出版的工作便是讓各篇論文「結構成一本書」的動作。為了讓書的眉目清楚,各篇論文並不按發表時間編排,而是根據各篇內容加以整合:綜論十年文壇的論文收在第一卷,討論文藝期刊的收在第二卷,關於「個別作家」的篇章集中於第三卷。書中各篇,原只是五○年代文學研究的幾個小切面,未開發的亦題尚多,很難框一個合身的題標。以「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為題最接近主軸,雖不免顯得未窺全豹。(應鳳凰

文學研究叢刊8 書名: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 作者:應鳳凰 出版年:2004.06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鍾理和論述1960-2000  客籍作家鍾理和為爭取婚姻自由,帶著平妹遠走大陸,足跡遍及戰爭時期的瀋陽與北平。鍾理和文學在他生活的「台灣五○年代」雖不受注意,他特殊的「日治成長背景」與「中國經驗」,卻在七○年代後成為文壇熱門話題-其作品背後所代表的「文化認同」、「民族意識」、「中國結」等,常是文化界辯論的焦點。本書收錄的文章,盡可能顧及不同的論述角度,從更多的面向來探討鍾理和文學意涵,有助於鍾理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應鳳凰

文學研究叢刊7 書名:鍾理和論述1960-2000 作者:應鳳凰 出版年:2004.04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  在閱讀賴和(1894-1943)作品時,一再為他作品中呈現出來的獨特心靈狀態所牽引,因為文本中的賴和總是顯得如此憂鬱,然而卻又透露著一股慈藹的氣息。我想,賴和的憂鬱恐怕是來自於他思索的問題是如此沉重,他的作品無一不是由殖民地的現實開出來的憂鬱花;然則,賴和面對廣大的台灣勞動群眾時,他那種因瞭解殖民壓迫之苦而表現的慈藹,則往往使人動容。這也是他為什麼同時會被稱為新文學之「父」(台灣現代文學的開創者)與彰化「媽祖」(聞聲救苦的醫生、仁者)的原因罷。我相信因為賴和這種的獨特的心靈狀態使我試圖去瞭解賴和的文學與思想世界。(陳建忠

文學研究叢刊6 書名: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 作者:陳建忠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現代詩圖像技巧研究  本書篇幅近二十五萬字,為作者長期關注台灣現代詩發展的具體成果。書中不管是對「圖像詩」發展的論述、對「類圖像詩」與留白的理論建構、作品詮釋,或是整體「圖像技巧」觀點的提出與體系的建立,都是詩學界全所未有的嘗試,充份凸顯了台灣現代詩的詩學特質及其在現代漢詩發展上的重大貢獻。全書充滿獨創性,文筆流暢、論證嚴謹、詮釋細膩,為深入了解台灣現代詩之最佳著作。(丁旭輝

文學研究叢刊3 書名:臺灣現代詩圖像技巧研究 作者:丁旭輝 出版年:2000.12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跨語、漂泊、釘根-台灣新文學研究論集  這本論文集收錄了近年來,我在台灣新文學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本論文集以「跨語、漂泊、釘根」為題,用以概括本論文集論題的主要內容。所謂「跨語」,原本指的是創作歷程從「日治」到戰後,使用的書寫語言由原先的「日語」轉換為戰後的「華語」……本論文集所謂「漂泊」,指的是戰後在執政者威權操控下,「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與「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學」兩個文化根源幾乎完全被斬斷,遂造成五、六○年代以降本地作家與外省在台作家心中無主的飄零之感。……與五、六○年代「漂泊意識」相對的,是認同自己生長的土地,吸吮母土養料以奮力茁壯的「釘根意識」。(施懿琳

文學研究叢刊2 書名:跨語、漂泊、釘根-台灣新文學研究論集 作者:施懿琳 出版年:2000.06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詩鑑賞教學研究  提升現代詩教學的藝術,很重要的條件是充實現代詩教學資源,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才有助於教學藝術的提升與發展。面對國文教材開放,以及許多考試、甄試題目,現代詩的分量增加,以及要求教學生動的呼聲中,國文教師當責無旁貸的負起教學任務,但在有限的現代詩教學資源裡,如何充實現代詩教學知識與能力,是無法避免的挑戰。因此,本書願意在現代詩教學的資源上,略盡棉薄之力,提供鑑賞現代詩的一些門徑,以擴大思考空間,導引思路,豐富聯想與想像範疇,以期提升最佳教學效果。(林文欽

文學研究叢刊 書名:現代詩鑑賞教學研究 作者:林文欽 出版年:2002.11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  許多人對「台灣文學」的定義及其所涵括的範圍,仍有許多認知上的盲點。一般人很容易將「台灣文學」等同於「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之所以有這樣的誤差,可能因為過去十多年來,學界傾注了頗多力量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投入的關懷甚多,故而產生了上述之誤解。事實上台灣文學包括的範圍極廣:原著民與漢人的口傳文學(神話、傳說、故事、歌謠、俚諺等)、明清以來的古典文學、二○年代以降開始發展的新文學、戰後各階段的新文學……由此看來,台灣文學的內容相當豐富,而在這麼龐大的文學資產中,古典文學實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所有屬於「書面」的台灣文學作品裡,要以古典文學發展的時間最長,累積的作品最多。雖然,「量多」不等於「質優」,但是,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擁有的作者群最盛,都是值得注意的文學現象。(施懿琳

文學研究叢刊1  書名: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 作者:施懿琳 出版年:2000.06

春暉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